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赵王张敖高帝八年 西汉 · 汉高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一
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史记·田叔传》)
上疏陈政事 西汉 · 贾谊
 出处:全汉文 卷十五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
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
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
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乐与今同,而加之诸侯轨道,兵革不动,民保首领匈奴宾服,四荒乡风,百姓素朴,狱讼衰息。
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生为明帝,没为明神,名誉之美,垂于无穷。
《礼》祖有功而宗有德,使顾成之庙称为太宗,上配太祖,与汉亡极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
以幸天下,以育群生,至仁也;
立纲陈纪,轻重同得,后可以为万世法程,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至明也。
以陛下之明达,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非难也。
其具可素陈于前,愿幸无忽。
臣谨稽之天地,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孰也,虽使禹舜复生,为陛下计,亡以易此。
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
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
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
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
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黄帝曰:「日中必蔧,操刀必割」。
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
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臣又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
假设天下如曩时,淮阴侯尚王楚,黥布淮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
天下淆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
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仅得舍人,材之不逮至远也。
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馀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
假令悼惠王王齐,元王王楚,中子王赵,幽王淮阳共王王梁灵王王燕,厉王淮南,六七贵人亡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
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
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
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
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
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
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
陛下虽贤,谁与领此?
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
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
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
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
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
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
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
胡不用之淮南济北
势不可也。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
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
韩信倚胡,则又反;
贯高因赵资,则又反;
陈豨兵精,则又反;
彭越用梁,则又反;
黥布淮南,则又反;
卢绾最弱,最后反。
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
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
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
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
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
欲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
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
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
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
地制壹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叛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
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
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
壹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天下之势方病大尰。
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亡聊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病非徒尰也,又苦蹠戾。
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
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
惠王,亲兄子也;
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
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臣故曰非病尰也,又苦蹠戾。
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天下之势方倒县。
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
上也。
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
下也,今匈奴嫚侮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缯(《后汉·西域传》注引作缯彩)以奉之。
夷狄征令,是主上之操也;
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
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
非亶倒县而已,又类辟,且病痱
夫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
今西边北边之郡,虽有长爵不得轻得复,五尺以上不轻得息,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臣故曰一方病矣。
医能治之,而上不使,可为流涕者此也。
陛下何忍以帝皇之号为戎人诸侯,势既卑辱,而祸不息,长此安穷!
进谋者率以为是,固不可解也,亡具甚矣。
臣窃料匈之众,不过汉一大县,以天下之大,困于一县之众,甚为执事者羞之。
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
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
今不猎猛敌而猎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玩细娱而不图大患,非所以为安也。
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而直数百里外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今民卖僮者,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内之闲中,是故天子后服,所以庙而不宴者也,而庶人得以衣婢妾。
白縠之表,薄纨之里,緁以偏诸,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召客者以被墙。
古者以奉一帝一后而节适,今庶人屋壁得为帝服,倡优下贱得为后饰,然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
且帝之身自衣皂绨,而富民墙屋被文绣;
天子之后以缘其领,庶人孽妾缘其履:此臣所谓舛也。
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胡可得也?
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饥,不可得也。
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亡为奸邪,不可得也。
国已屈矣,盗贼直须时耳,然而献计者曰「毋动」,为大耳。
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进计者犹曰「毋为」,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借父耰锄,虑有德色
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抱哺其子,与公并倨;
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
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并心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下。
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
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
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
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
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
然其遗风馀俗,犹尚未改。
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亡制度,弃礼谊,捐廉耻,日甚,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
逐利不耳,虑非顾行也,今其甚者,杀父兄矣。
盗者剟寝户之帘,搴两庙之器,白昼大都之中剽吏而夺之金。
矫伪者出几十万石,赋六百馀万钱,乘传而行郡国,此其亡行义之尤至者也。
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故。
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虑不动于耳目,以为是适然耳。
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
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而不知大体。
陛下又不自忧,窃为陛下惜之。
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夫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植则僵,不修则坏,《管子》曰:「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使管子愚人也则可,管子而少知治体,则是岂可不为寒心哉!
秦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
今四维犹未备也,故奸人几幸,而众心疑惑
岂如今定经制,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父子有亲各得其宜,奸人亡所几幸,而群臣众信,上不疑惑
此业壹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
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
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为天子,十有馀世,而殷受之。
殷为天子,二十馀世,而周受之。
周为天子,三十馀世,而秦受之。
秦为天子,二世而亡。
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
其故可知也。
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见于天也。
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
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昔者成王幼在襁抱之中,召公太保周公太傅,太公为太师
保,保其身体;
傅,傅之德义;
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
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
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因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
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
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
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
故择其所耆,必先受业,乃得尝之;
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学。
学者,所学之官也。
《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而恩相及矣;
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
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位而功不遗矣;
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下不逾矣;
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考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匡其不及,则德智长而治道得矣。
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
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
瞽史诵诗,工诵箴谏,大夫进谋,士传民语
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
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
三代之礼: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
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
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趋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
其于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
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
及秦而不然。
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
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
使赵高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
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岂惟胡亥之性恶哉?
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
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已成事」。
又曰:「前车覆,后车诫」。
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
然而不能从者,是不法圣智也。
秦世之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
然而不避,是后车又将覆也。
夫存亡之变,治乱之机,其要在是矣。
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
开于道术智谊之指,则教之力也。
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
夫胡、粤之人,生而同声,耆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累数译而不能相通行,有虽死而不相为者,则教习然也。
臣故曰选左右早谕教最急。
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此时务也。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
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
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
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
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
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
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
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
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
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
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
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馀岁则大败。
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
夫天下,大器也。
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
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
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
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
是非其明效大验邪!
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今或言礼谊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
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
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
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
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此善谕也。
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
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亡戮辱。
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
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刍者有罚;
见君之几杖则起,遭君之乘车则下,入正门则趋;
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之罪不加其身者,尊君之故也。
此所以为主上豫远不敬也,所以体貌大臣而厉其节也。
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而令与众庶同黥劓髡刖笞傌弃市之法,然则堂不亡陛乎?
被戮辱者不泰迫乎?
廉耻不行,大臣无乃握重权,大官而有徒隶亡耻之心乎?
夫望夷之事,二世见当以重法者,投鼠而不忌器之习也。
臣闻之,履虽鲜不加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夫尝已在贵宠之位,天子改容而体貌之矣,吏民尝俯伏以敬畏之矣,今而有过,帝令废之可也,退之可也,赐之死可也,灭之可也;
若夫束缚之,系緤之,输之司寇,编之徒官,司寇小吏詈骂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
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一旦吾亦乃可以加此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化也。
夫天子之所尝敬,众庶之所尝宠,死而死耳,贱人安宜得如此而顿辱之哉!
豫让事中行之君,智伯伐而灭之,移事智伯。
及赵灭智伯,豫让衅面吞炭,必报襄子,五起而不中。
人问豫子,豫子曰:「中行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
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雠,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故主上遇其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
如遇官徒,彼自为也。
顽顿亡耻,奊诟亡节,廉耻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见利则逝,见便则夺。
主上有败,则因而挻之矣;
主上有患,则吾苟免而已,立而观之耳;
有便吾身者,则欺卖而利之耳。
主将何便于此?
群下至众,而主上至少也,所托财器职业者粹于群下也。
俱亡耻,俱苟安,则主上最病。
故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所以厉宠臣之节也。
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
坐污秽淫乱男女无别者,不曰污秽,曰「帷薄不修」;
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
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
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牦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
其有中罪者,闻命而自弛,上不使人颈盭而加也。
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上不使捽抑而刑之也,曰:「子大夫自有过耳!
吾遇子有礼矣」。
遇之有礼,故群臣自喜,婴以廉耻,故人矜节行。
上设廉耻,礼义以遇其臣,而臣不以节行报其上者,则非人类也。
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上之化也,故父兄之臣诚死宗庙,法度之臣诚死社稷,辅翼之臣诚死君上,守圄扡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
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
彼且为我死,故吾得与之俱生;
彼且为我亡,故吾得与之俱存;
夫将为我危,故吾得与之皆安。
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
此厉廉耻行礼谊之所致也,主上何丧焉!
此之不为,而顾彼之久行,故曰可为长太息者此也(《汉书·贾谊传》: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云云。)
报任少卿书 西汉 · 司马迁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六、文选卷四十一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与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
孰令听之」?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
若仆大质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荅,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至意。
少卿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
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脩身者,智之符也;
爱施者,仁之端也;
取与者,义之表也;
耻辱者,勇之决也;
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刑馀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卫灵公雍渠同载,孔子适陈;
商鞅景监见,赵良寒心;
同子参乘,袁丝变色。
自古而耻之。
夫以中才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
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馀,荐天下豪俊哉?
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馀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
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
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如此矣。
向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
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
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嗟乎!
嗟呼!
如仆尚何言哉!
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
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
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慇勤之馀欢。
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与义。
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㜸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李陵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彊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馀日,所杀过半当。
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徵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人,一国共攻而围之。
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
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拳,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
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
后数日,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
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
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
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
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
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
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
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悲夫!
悲夫!
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何也?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传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正惕息,何者?
威约之势也。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淮阴,王也,受械于陈;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
绛侯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
季布为朱家钳奴;
灌夫受辱于居室。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
强弱,形也。
审矣!
何足怪乎?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不亦远乎?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何至自沈溺缧绁之辱哉?
且夫臧获婢妾,由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彩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脩列;
不韦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三百篇,大厎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已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丘墓乎?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是以肠一日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于深藏岩穴邪?
故且从俗浮沈,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十八侯铭 其七 南宫侯张敖 东汉 · 班固
四言诗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六
堂堂张,耳之遗萌
以诚佐国,序迹建忠。
功成德立,袭封南宫。
垂号万春,永保无疆。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一百六十六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信都氏。
张敖汉鲁元公主,封于信都,因氏焉。
淮南子叙 东汉 · 高诱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七
淮南王名安厉王长子也。
长,高皇帝之子也。
其母赵氏女,为赵王张敖美人。
高皇帝七年,讨韩信铜鞮亡走匈奴,上遂北至楼烦
还过赵,不礼赵王
赵王献美女赵氏女,得幸,有身。
赵王不敢内之于宫,为筑舍于外。
贯高等谋反发觉,并逮治王,尽收王家及美人,赵氏女亦与焉。
吏以得幸有身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也。
美人弟兼因辟阳侯审食其言之吕后吕后不肯白,辟阳侯亦不强争。
及赵美人生男,恚而自杀。
吏奉男诣上,上命吕后母之,封为淮南王
孝文皇帝即位,长弟上书愿相见,诏至长安
日从游宴,骄蹇如家人兄弟。
辟阳侯不争其母于吕后,因椎杀之,上非之。
肉袒北阙谢罪,夺四县,还归国。
为黄屋左纛,称东帝,坐徒严道,死于雍。
上闵之,封其四子为列侯。
时民歌之曰:「一尺缯,好童童。
一升饱蓬蓬
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上闻之曰:「以我贪其地邪」?
乃召四侯而封之。
其一人病薨,长子袭封淮南王,次为衡山王,次为庐江王
太傅贾谊谏曰:「怨雠之人,不可贵也」。
淮南衡山卒反,如贾谊言。
初,为辩达,善属文。
皇帝为从父,数上书,䙼。
孝文皇帝甚重之,诏使为《离骚赋》,自旦受诏,日早食已。
上爱而秘之。
天下方术之士多姨焉。
于是遂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
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
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
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
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道,号曰《鸿烈》。
鸿,大也;
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
故夫学者不论《淮南》,则不知大道之深也。
是以先贤通儒述作之士,莫不援采以验经传。
以父讳长,故其所著,诸「长」字皆曰「修」。
光禄大夫刘向校定撰具,名之《淮南》。
又有十九篇者,谓之《淮南外篇》。
自诱之少,从故侍中同县卢君受其句读,诵举大义。
会遭兵灾,天下棋峙,亡失书传。
废不寻修,二十馀载。
建安十年,辟司空椽,除东郡濮阳,睹时人少为淮南者,惧遂凌迟,于是以朝餔事毕之间,乃深思先师之训,参以经传道家之言,比方其事,为之注解,悉载本文,井举音读。
典农中郎将弁揖借八卷刺之,会揖身丧,遂亡不得。
至十七年,迁监河东,复更补足。
浅学寡见,未能备悉,其所不达,注以「未闻」。
唯博物君子览而详之,以勤后学者云耳(《淮南鸿烈解》,《道藏》本动字号。)
皇太孙立复上疏 西晋 · 阎缵
 出处:全晋文
臣前上书讼太子之枉,不见省览。
壶关三老陈卫太子之冤,而汉武筑思子之台。
高庙田千秋上书,不敢正言,托以鬼神之教,而孝武大感,月中三迁,位至丞相,乘车入殿,号曰车氏
恨臣精诚微薄,不能有感,竟使太子流离,没命许昌
向令陛下即纳臣言,不致此祸。
天赞圣意,三公献谋,庶人赐死,罪人斯得,太子以明,臣恨其晚,无所复及。
诏书慈悼,迎丧反葬,复其礼秩,诚副众望,不意吕霍之变复生于今日!
伏见诏书建立太孙,斯诚陛下上顺先典以安社稷,中慰慈悼冤魂之痛,下令万国心有所系。
追惟庶人,所为无状,几倾宗庙,赖相国太宰至忠愤发,潜谋俱断,奉赞圣意,以成神武
虽周诛二叔,汉扫诸吕,未足以喻。
臣愿陛下因此大更厘改,以为永制。
礼置太子,居以士礼,与国人齿,为置官属,皆如朋友,不为纯臣。
既使上厌至望,以崇孝道,又令不相严惮,易相规正。
汉武既信奸谗,危害太子,复用望气之言,欲尽诛诏狱中囚。
邴吉皇孙在焉,闭门距命,后遂拥护皇孙,督罚乳母,卒至成人,立为孝宣皇帝
苟志于忠,无往不可。
历观古人虽不避死,亦由世教宽以成节。
虽距诏书,事在于忠,故宥而不责。
晋兴已来,用法太严,迟速之间,辄加诛斩。
一身伏法,犹可强为,今世之诛,动辄灭门。
吕后临朝,肆意无道。
周昌相赵,三召其王而不遣,先徵入,乃后召王。
此由汉制本宽,得使为快。
假令如今,吕后必谓已反,夷其三族,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
此法宜改,可使经远。
又汉初废赵王张敖,其臣贯高谋弑高祖高祖不诛,以明臣道。
田叔、孟舒十人为奴,髡钳随王,隐亲侍养,故令平安。
向使晋法得容为义,东宫之臣得如周昌,固护太子得如邴吉,距诏不坐,伏死谏争,则圣意必变,太子以安。
田叔、孟舒侍从不罪者,则隐亲左右,奸凶毒药无缘得设,太子不夭也。
臣每责东宫臣故无侍从者,后闻颇有于道路望车拜辞,而有司收付洛阳,奏科其罪。
然臣故莫从,良有以也。
又本置三率,盛其兵马,所以宿卫防虞。
使者卒至,莫有警严覆请审者,此由恐畏灭族。
皇孙冲幼,去事多故。
若有不虞,强臣专制,奸邪矫诈,虽有相国保训东宫,拥佑之恩同于邴吉,适可使玉体安全,宜开来防,可著于令:自今已后诸有废兴仓卒,群臣皆得辄严,须录诣殿前,面受口诏,在后为信,得同周昌不遣王节,不听臣子隐亲,得如田叔、孟舒不加罪责,则永固储副,以后安嗣之远虑也。
来事难知,往事可改。
臣前每见詹事裴权用心恳恻,舍人秦戢数上疏启谏;
而爰倩赠以九列,权有忠意,独不蒙赏。
谓宜依倩为比,以宠其魂。
推寻表疏,如秦戢辈及司隶所奏,诸敢拜辞于道路者,明诏称扬,使微异于众,以劝为善,以奖将来也(《晋书·阎缵传》)
赵参军 南宋 · 缪霆起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九
公赵氏,讳时践字容月,宋末人也。
侨居太平采石,爵从仕郎
初调广德司户参军,以廉能名,知军雅敬其才,俾兼摄司法
虽下曹猥职,而户籍仓廥,详刑议法,事务充积,为他曹剧,公并任之,事悉缕解。
岁甲戌冬,摄建平县,时边警绎骚矣。
乙亥春,风尘外薄,恶戾内挺,萑苻联属,警逻空单,县治移置于乡,居无何,复还。
夏五月,邑中戴、赵二凶搆怨,聚党狙击,乘间鹖斗期死,焚荡室庐,然及官廪,既焚卒旅供亿,登呼首山
公朝搜暮给,裕如也。
予以孟冬下浣公干,自杭而至,急迫相遇,义同兄弟。
于邑于野,班荆与语,历旬日莫知所由。
届嗣月十日,天戈指南,追风先驱,拥东北门。
予与公临高远眺,骑卒且绵三十里馀矣。
是夜共坐于县厅达曙,公于中夜叹曰:「事势如此,覆亡可知,诘朝惟有死耳」。
予曰:「若家何」?
公曰:「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子非职守禄仕,可逸去」。
及早微明,公指前溪曰:「我与妻孥诀,怀石是中」。
因与予洎县尉王君擢、直学陈梦常登县楼,椎鼓横笛以示暇。
俄而排桬尽仆,锋镝交鸣,羸兵弱卒歼尽。
公与妻子仆妾共九人俱死溪潭,无噍类。
予幸逸免。
越四日,有县卒告予曰:「赵县一家死溪中,吾已焚其尸,埋于溪岸。
馀八人悉瘗沙中」。
呜呼!
疚怀斯人,楚恻惕裂。
因思栾布彭越田叔张敖,今不能一对忠义士,宁不饮愧。
赵公孤忠高节,千古罕俦。
昔季憕之身虽死,憕之家未尝以俱死。
今公彍矢,忠义殒身,灭家覆祀而不顾,卓冠今古,真可为后世忠臣义士之砥砺。
倘终泯没而不显,则殒身灭家者不获表暴于天下,何以视将来?
霆起谨以自见传于篇,使今之史官搜求死节遗臣,庶可备采录之万一云。
按:嘉靖建平县志》卷七,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钱镠第三子传瑛驸马都尉 后梁 · 朱友贞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
吴越国王钱镠。朕念敬尊元老。
礼无出于父师。崇树华姻。
事莫先于婚媾。故金张贵族。
方膺下嫁之荣。齐宋大邦。
始称和鸣之兆。恭惟先帝与卿。
素同盟约。誓扫寇雠。
远裨缔搆之功。终集兴隆之运。
虽崇资厚禄。酬勋已极于当时。
而懿戚周亲。结分思联于奕世。
寻期爱女。欲配高门。
三边未息于戎机。百两遂稽于宿诺。
今朕祗膺天眷。获嗣皇图。
三年无改之规。思二姓好逑之重。
愿遵先旨。特举令仪。
况传瑛骊颔奇光。凤毛异彩。
不俟折笄之训。已当压纽之祥。
妫汭名门。雅称太姬之匹。
张敖显族。宜承元女之姻。
是用先降徽章。特加异数。
擅斋坛之斧钺。兼台室之钧衡
既明必复之徵。且展维私之分。
料卿精识。体朕至怀。
今授传瑛大同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驸马都尉。兼加食邑八百户
请收叙废黜官僚表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闻先王慎罚。
务在恤刑
往哲宽仁。
义在宥过。
圣人之道。
莫尚乎兹。
窃见废宫官僚。
五品以上。
除名弃斥。
颇历温寒。
但庶人畴昔之年。
身处不疑之地。
包藏悖逆。
阴结宰臣
所预奸谋。
多连宗戚。
祸生虑表
非可防萌。
宫内官僚。
迥无关预。
今乃投鼠及器。
孰谓无冤。
焚山燬玉。
稍同迁怒。
伏惟陛下至德钦明。
哀矜庶类。
圣情冥感。
昭格上苍。
是天监孔明
重申灵命。
神襟喜悆。
恩加率土。
爰诏宽鞫。
覃被普天。
惟此数人。
未沾洪造。
伏寻先典。
例有可原。
吴国陪臣
爰丝不坐于刘濞
昌邑中尉
王吉免缘于海昏
譬诸栾布
乃策名于彭越
比乎田叔
亦委质于张敖
主以凶逆陷其诛夷。
臣以贤良彼收擢。
历观往代。
此类尤多。
近者有隋。
又遵斯义。
杨勇之废。
罪止加于佞人。
李纲之徒。
旨不预于刑网。
古今裁其折衷。
史籍称为美谈。
而今张元素令孤德棻赵宏智裴宣机萧钧等。
并砥节砺操。
有雅望于当朝。
经明行修。
令名于天下。
或以直言而遭箠朴。
或以忤意而见猜嫌。
一槩雷同。
并罹天宪。
恐于王道。
伤在未宏。
臣早预藩寮。
深蒙录旧。
趋驰左右。
二十馀年。
伏见丝言。
每求舆诵。
所怀狂狷。
轻敢以闻。
策问六首 其五 汉封功臣1088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问:汉皇尝言吾运筹得子房,给馈饷得萧相国,而攻取以韩信
此其所以取天下,则诸臣就功,宜无与三杰比矣。
平定次功,何以守关为第一,是亦宜矣。
于功次宜在子房、韩信,而位乃居六十四,复不为位次,乃用曹参
功出下,则高祖当言战必胜攻必取在矣。
且十八侯功次,以周勃、樊哙、郦商、灌婴非次为诸公上,宜若未安也。
张敖、奚涓、靳歙、王吸、薛欧、虫达辈非无显功于世,而先诸公,何谓也?
且书丹血盟山河并久,宜其次功无轻重差缪,乃可以安天下雄杰而无怨谋,岂张、奚辈大功在世而难于料耶,不然,甚也?
高祖始封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
及文、景世,诸侯号为强盛,乃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者自倍耳。
功臣不能自终,七国谋衅,议者常咎高皇封国过制使然耳。
《周礼》「公五百里」,盖不啻三四万户矣,奚至卒长久安宁而汉易为闲隙耶?
山阳公主为子求内官亲得侍卫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山阳分辉若木。派演咸池。
七襄之驾既严。万金之礼斯盛。
张敖勋旧。窃汤沐之微滋。
窦固名宗。沾脂粉之馀润。
但任人以器。有国之大经。
官不私亲。前王之令范。
拜官床下。时闻丞相之男。
乞卫宫中。惟允左师之息。
燕王之请身入侍。竟不从依。
馆陶之为子求郎。终无允许。
若有言有行。胡越可以正除。
无德无功。昆弟岂容滥及。
宜铨其器识。察其廉能。
待得实才。方可详择。
卫上将军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989年12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皇帝冕而躬耕之明年,端拱纪号之二祀夏五月戊戌上将军邢国公薨,开宝皇后之父也,于后唐为外孙,于汉室为驸马
上闻之震悼,有诏辍视朝一日,赠侍中,崇戚里也。
嗣子衔恤上章,请刻石于神道。
下相府,俾西掖掌诰之臣考其实而文之。
于是详求家谍,参用国史,论次功行,直而叙云:臣闻仲尼修《春秋》,载王姬之筑馆;
子长述《史记》,列外戚之《世家》。
《诗》称下嫁于诸侯,《传》云纳女于天子。
内所以敦睦九族,外所以协和万邦。
副马以纪官,著濯龙之通籍。
其来尚矣,可得言焉。
然而或祸败自贻,或贱微为累。
张敖汉祖之子婿,孝惠之后父,亲则亲矣,而贯高之衅生焉;
卫青平阳之所天,子夫之爱弟,贵则贵矣,而郑季之出耻焉。
加以器盈则覆,位不期骄。
吕禄以后族而封王,北军共击;
班勇以父功而尚主,东市被刑。
简册具在,骄矜可诫。
则有世开鲁馆,家袭韩坛,享必复之公侯,必大之门户,长守富贵,无忝祖宗,兼将相崇高,居后妃之亲族,殊勋懿行,溢美于青编,善始令终,腾荣于明代,惟我故广平宋公之谓乎!
公讳字仲俭
世居广平号为著姓,公以生于西都,今为洛阳人也。
其先微子启,以帝乙长子,商受庶兄,言不用以归周,国既亡而封宋。
盛德不泯,列于三仁;
垂裕下延,遂参五伯。
绵绵瓜瓞,世有其人。
远则昌居代邸,对周勃以责公言
近则璟立唐朝,并姚崇而行直道。
至公家族,门阀益光。
累赠太子太师追封莒国公讳俨,追封莒国太夫人李氏,大王父母也。
天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赠尚书令追封卫国公讳瑶,追封卫国太夫人朱氏,王父母也。
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房州刺史、累赠太师讳廷浩后唐宁长公主、追封楚国太夫人,考妣也。
皆积功累行,克致高门,翼子谋孙,遂钟馀庆。
先是,晋天福初房州太师二千石汜水关使张从宾之叛也,力战死之。
公即房州太师之长子也。
方居幼学,爰丧父天晋高祖以公死政之孤,贵主之子,存恤抚养。
俟其成人,乃补殿直,俾奉朝谒。
寻迁供奉官时天福三年也。
重以晋祖常事庄宗,有旧君之礼,每贵主入见,听其不拜。
时兵戎方炽,经费不充,惟公之家,赐与甚厚,尽而复取,亦无倦色。
一旦,晋祖从容贵主曰:「朕于主家无所爱惜,但朝廷多事,府库甚虚,主所知矣。
今辇毂之下,桂玉为忧,可命分司西京,以丰就养」。
因厚遣之,且敕留司具晨昏伏腊之用,至于醯醢,率有备焉。
既而汉高祖侍卫军,朝望攸重,以公名家子,又后唐之出也,且风骨俊秀,异乎诸孤,欲以女妻之。
乃命长子承训奉书于贵主,且先以袭衣名马遗焉。
承训即汉之开封尹王也。
公与贵主拒而弗纳。
汉祖又敕其子曰:「宋氏不谐,勿复见我矣」。
贵主知志不可夺,遂许之。
汉祖出为北京留守,表公偕行,因补衙内都虞候
七年,汉祖使公修朝贡之礼,礼成而退,恩宠有加,特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骑都尉、充北京武德副使
少主嗣位,改北京皇城使,寻迁检校刑部尚书轻车都尉时开运元年也。
三年检校尚书、右仆射上轻车都尉
俄属疆埸失守,戎虏乱华,汉祖建义旗,遂成大业。
睦姻行庆,公实首焉,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守右金吾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广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驸马都尉
世祖微时,常羡执金之仕;
魏朝纳婿,但求傅粉之容:兼而有之,斯足贵矣。
时汉氏虽建大号,犹用晋祖之正朔,即天福十二年四月也。
九月,加光禄大夫检校太傅、行右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进封开国伯增食邑四百户,赐开国奉圣功臣
既而改纪年之号,覃在宥之恩,矧兹勋戚之家,固便藩之泽。
乾祐元年,加特进开国侯增食邑三百户
少主之嗣统也,在谅闇之中,念藩垣之重,乃以斧钺授于亲贤,授检校太尉使持节利州诸军事,行利州刺史,充昭武军节度使、利巴集等州观察处置等使进封开国公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改赐开国奉圣保定功臣
嘉川异俗,绵谷旧封,素推设险之,遥仗建侯之利,位兼掌武,不亦优乎?
二年十月,出镇滑州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
豕韦旧都,灵昌古郡。
贞庄师律,初登南郑之坛;
藩翰王畿,实主北门之管
年犹未冠,议者荣之。
无何,将相分权,君臣道失,周祖出潜渊而或跃,知宝命之在躬。
戡黎之功,已歌于西伯;
升陑之众,遂指于南巢。
公勤识几微,深明祸福,以为不周已折,建一指以难扶;
大宝有归,顺三灵之改卜。
周室肇基,庆泽首徽章,广顺元年增食邑一千户、实封三百户,改赐推诚奉义戴功臣
三年,丁楚国太夫人忧,京毁过礼,亲族悯之。
服阕,授左监门卫上将军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
礼卒通丧,恩隆近侍。
周庐有次,环阊阖以无虞;
羽卫载严,致华胥之甘寝。
世宗之伐淮夷也,公实从焉,授右神武统军寿州行营副部署、兼右厢排阵使
属王师渐老,戎辂再征,江南大率舟师,次于东㳍洲下,断我苏、杭之路也。
世宗遣公率战舰数百艘以袭之,且命襄帅慕容延钊领轻骑登陆而进,与贼遇于江中,合势大战,尽破之。
世宗蒙犯矢石,跋履山川,多为野庐,以驻行阙。
忽有猛虎近于乘舆,公引满射之,一发而毙。
叛命之,既摧枯而拉朽;
咥人之兽,复食肉而寝皮。
岂比乎楼船将军徒矜水兽,射声校尉但署虚名而已哉!
既而刘瞻委城纳款,李景割地称臣,班师旌淮甸之功,议赏复滑台之命。
五年五月,授义成军节度使,其制略曰:「长驱下濑之师,若涉无人之境。
夷凶戡难,尔既立于殊庸;
砺岳盟河,予岂忘于丰报」云。
南燕旧邦,北阙孔迩。
河壖作翰,遥临白马之津;
穰下统戎,即镇卧龙之地。
十二月,移邓州武胜军节度使
六年,世宗以焦劳厌代,恭帝以冲幼承祧,方赖勋臣,爰异数,授开府仪同三司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
太祖神德皇帝象叶太阶,功高大麓,顾命虽同于伊、霍,讴谣不在于丹、商。
乐推而逼乃民心,揖让而受兹神器。
惟新布命,方隆万世之基;
念旧推恩,乃冠三师之秩。
建隆元年,授检校太师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
于时李重进凶狡无厌,跋扈有状,公明惟先见,志在夺谋,飞章述其包藏,密旨委以经略,故有通州巡警之役焉。
既绝南奔之路,遂下车平之诏。
重进奸谋果发,王命不行,太祖亲御六师,直抵孤垒,以公为扬州行营排阵使
列牧野之车徒,法常山之首尾。
师方因垒,城以复隍。
格苗不待于七旬,围蔡止劳于九日。
荡乎凶竖,公有力焉。
饮至之晨,首膺茂渥。
七月,授庐州保信军节度使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旌战功也。
合淝重镇,巢国古墟。
张辽守藩,克清淮海;
子牟阙,终舍江湖。
四年,十乘来朝,三峰改镇,授华州镇国军节度使
郑桓咸林之地,素号丰饶;
晋侯河外之田,旧推形胜。
三辅既资于镇抚,双旌更遂于优游。
国家展礼圜丘,推恩群后,锡之懿号,畴以井田。
乾德元年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改赐推忠宣力保义功臣
是岁,太祖以坤道阙仪,中宫虚位,以公之世有行义,可以合礼文,以后之天资法相,可以当人主,初求辅佐,遂上宫闱
沙麓休徵,果叶母仪之贵;
雎鸠雅兴,聿兴王化之基。
亦何必射孔雀以设奇,铸金人而语怪,然后称其神异哉!
既列外姻,乃移近甸,五年,授许州忠武军节度使
开宝元年增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改赐推诚宣力同德保义功臣
假郑伯之田,时惟重地;
纪侯之爵,盖有前闻。
三年,授邠州静难军节度,加押蕃落等使。
公刘之旧壤,位重十连;
魏冉之出关,从车千乘。
四年,以郊礼霈泽加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
八年,平东吴之列国。
九年,幸西洛以告成,乃眷庶邦,咸均井赋,增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
俄而太祖以南巡苍梧,奄逼上仙之数;
东园画梓,遂缠同轨之哀。
我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飞龙在御,元龟告符。
大横庚庚,叶重熙于棠棣
小心翼翼,赉兑泽于蓼萧。
公奕世将门,先朝内戚。
专征授命,已持阃外之节旄
爰立登庸,更作人间之霖雨。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既宠章,乃修觐礼。
辑瑞有光于文陛,建牙复命于名藩。
二年,授同州定国军节度使。
内史旧甸,长春古宫
泽涌甘泉,昔丰年之地;
草连沙苑,斯为牧马之郊。
殿我大邦,实惟旧德。
三年,皇上初泰坛,大方岳,增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
洎我后大平并寇,亲御戎衣,公以扈从之劳,享畴庸之典。
四年,增井赋真食如三年之数。
明年,胡人犯塞,法驾亲征,随行在于邺都,委边事于横海,以公知沧州军州事。
拥左冯之旌旆,临沧水之封陲,委注方隆,威望愈重。
寻以边封罢警,朝命就藩。
六年,上祀昊穹,再陈柴燎,爵邑之等,率有备焉,封邢国公,井赋真食如乾德元年之数。
九年六月,奉诏归朝,登于禁卫。
居中制外,爰升拱极之班;
以逸代劳,亦示优贤之礼。
出入之重,又何加焉。
授右卫上将军
雍熙元年冬增食邑五百户,郊天之泽也。
三年,诏以本官知霸州军州事。
未几徵归,荐居环卫
皇上方耕春藉,复益邑田,加食邑雍熙元年之数。
是岁,公再受命,兼判左右金吾街仗事。
缇骑二百,克静神州;
金门九重,遂成高枕。
徼巡无怠,仪位有光。
方将起灞陵夜猎之娱,赴瀚海防秋之役,而后宫亲属,终久次于阎章,绝塞功名,遂不侔于窦宪
齿发向暮,寒暄荐瘥,中使御医,旁午于道。
寝于北牖,欲二竖之为祓;
升自车,遂三呼而不复。
享年六十有四,即以其年冬十有一月二十五日葬于河南县龙门乡宫南里,从房州太师之茔,礼也。
诏以中使护其丧事。
先夫人氏,晋天福中封彭城县君开运中进封郡,皆从夫子之贵也。
汉祖开国,封永宁公主少主乾祐中进封秦国长公主
周显德中改封彭城郡夫人,寻进封京兆郡夫人
公之将葬也,开宝皇后泣血上言,请加褒赠,特诏追封曹国夫人,非常典也。
惟夫人素禀肃雍,早从釐降,虽秾华已谢,而蕙问长存。
天荫本,不系夫而命爵;
母道克备,宁为子以求郎?
用能符梦月之嘉祥,诞配乾之阴教。
新野封君之号,虽漏典彝;
文灵园邑之仪,更光泉壤。
继室以陇西李氏,故保大军节度使洪义之女也,开宝中陇西郡夫人,先公而亡。
象服是宜,永归同穴。
今夫人彭城氏,故左省常侍悦之女也,太平兴国中封莒国夫人
柏舟自誓,常叹未亡。
有子十人:长曰元吉,终于西头供奉官
次曰元振,终于豳州院使
次曰元靖西京作坊副使
次曰元规,前同州子城使;
次曰元度,前同州亲事都头
次曰元方,终于同州山河使;
次曰元载、元翰,俱未仕;
一子幼而未名。
皆早闻《诗》《礼》,不堕箕裘。
万石君之子孙,世推朴谨
窦太后之兄弟,人言退让。
承家干蛊,未易可量。
女十五人,开宝皇后即其长也;
次适崇仪使韩崇训封广平县君
其次未嫁而亡;
次适西头供奉官郭守能;
次二女皆早亡;
次适孟隆谂,即右龙武卫统军玄哲之子也;
次适曹守让,即左骁卫上将军、判金吾街仗事翰之子也;
次适西头供奉官高处,即故渤海王怀德之子也;
次适董嗣显,即故通远军使遵诲之子也;
次为比丘尼法名惠圆
馀皆幼夭。
母弟三人,故宫苑使延业即其仲也,今庄宅使益州内外都巡检煦即其叔也。
叔氏有子元舆,进士第,补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秀而不实,今也则亡。
许州衙内都虞候延积即其也。
其馀女兄、女弟、犹子、令孙,殆三十馀人,谱牒备存,此不复
或鹗立周行,或蝉联甲族。
毕万之家既盛,固有本根;
陈完之后其昌,可知光大。
惟益部巡检出自将家,雅好儒术,雄材伟度,朝论多之。
惟公生积德之华宗,居累朝之懿戚,富而好礼,贵而不骄。
始以勋德之家,特膺选尚;
终兼庙堂之位,遂极人臣。
功臣享八字之褒,封食疏万家之赋。
至于姬公太师之任,黄权开府之资,上柱国楚之宠官,上将军汉之重柄,位列亚相,爵为国公,再居金吾,再处环尹
出帝后,室惟贵主。
藩篱八镇,周旋四纪,有战功以书史,有世禄以传家。
列振振之子孙,启渠渠之夏屋。
出则建崇牙、开大幕,有雕戈玄甲之徒奔走于戏下,有彯缨结佩之士罗列于初筵;
入则挺介圭、峨武弁,有《彤弓》、《湛露》之乐宴飨于公朝,有乘车文马之赐劳来于私第。
家祭五庙,陈樽彝分器之数;
食具万钱,得鸣钟列鼎之盛。
而年将耳顺,命以考终,人无间然,可谓达矣。
昔人云跃马肉食者四十三岁,器何小哉!
前史称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祸亦大矣。
始终无悔,公实有焉。
宜乎刊勒丰碑,光表幽宅,俾我休烈,与宋无疆者矣。
掖垣备位,论撰非工,受明命之已行,率謏闻而塞职。
五月而葬,素车方会于同盟;
百代可知,乐石愿垂于不朽。
铭曰:
天地之道,曰刚与柔。
后妃之德,在河之洲。
妫汭釐降,涂山好逑。
乃睦九族,乃亲诸侯。
大国之媛,外戚之助。
史不云乎,列侯尚主。
《诗》不云乎,大邦有女。
夫妇以正,国家以固。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吕禄后族,人得诛之。
梁冀外家,鬼其馁而。
简册具载,居高必危。
休哉宋公,勋戚累世。
唐之外孙,汉之主婿。
乃生圣后,作配先帝。
富贵崇高,光华谱系。
维公之始,生于纨绮
晋主抚之,同乎己子。
汉皇妻子,实为知己。
曾未弱冠,剖符千里。
维公之中,深用变通。
鹖冠环卫,虎帐临戎。
寿春维扬,实有军功。
连移巨镇,克振英风。
维公之终,我朝懿戚。
为将为相,以年以德。
罢殿,乃尹环极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呜呼勋贤,弗登大年
薨于路寝,像列甘泉。
恩隆赙赠,宠贲貂蝉。
边功未辑,遗恨依然。
其谁祔之?
永宁园邑。
昔也筑馆,秦楼岳立。
王姬之车,星繁雾集。
今也同穴,沁园雨泣。
贵主之坟,烟愁露湿。
其谁哭之?
开宝宫中。
昔也归宁,车服有容。
烂其盈门,侄娣以从。
今也哀凶,怙恃弗终。
号天罔极,鞠育何功。
乃会同盟,乃先远日。
丹旐悠悠,佳城郁郁。
薤露凄咽,松阡萧瑟。
万古龙门,丰碑屹屹(《小畜集》卷二八。)
三年:原无,据傅本补。
武指 唐 · 刘贶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自昔议边者。
推高于严尤班固
严尤议曰。
匈奴自古无得上策云云。
贶以为严尤之议。
辩而未详。
班固之论。
详而未尽。
推而为言。
周得上策。
秦得其中。
汉无策焉。
何以言之。
荒服之外。
声教所不逮。
其叛也。
不为之劳师。
其降也。
不为之释备。
严其守禦
险其走集。
犯塞则有执讯之捷。
深入则有殪戎之勋。
俾其欲为寇而不能。
愿臣妾而不得。
斯御戎之上策。
禁暴之良算。
惠此中夏。
以绥四方。
周人之道也。
贶故曰周得上策。
易称王侯设险。
其国。
筑长城。
修障塞。
易之设险也。
今朔塞之上。
古长城
未知起自何代。
七国分争。
国有长城。
赵子起长城以备胡燕。
秦亦筑长城以限中外。
则长城之作。
其来远矣。
秦兼天下。
益理城堑。
城全国灭。
人归咎焉。
自汉至隋。
因其成业。
或修或筑。
何代无之。
后魏时筑长城议曰。
虏骑轻捷。
风来电往。
坞壁未遑闭。
牛羊不暇收。
雷击至于近郊。
云飞出于塞表。
不得不立长城以备之。
人筑一步。
千里之城。
役三十万人。
不有旬朔之劳。
安获久长之逸。
始皇斥中国之戍。
出诸塞表。
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
战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贶故曰秦得中策。
史称刘敬高祖
鲁元公主匈奴
嗣王则汉之外孙。
岂敢与大父争哉。
假立宗女
匈奴不信。
无益也。
帝欲遣鲁元
后泣谏曰。
帝唯一女。
奈何弃之匈奴乎。
由是遣宗女行。
又按鲁元公主
赵王张敖之后也。
人告王反。
吕后言。
赵王公主故。
不宜有此。
高祖曰。
使张敖有天下。
岂少乃女乎。
高祖鲁元公主不能止赵王之谋。
而谓能息匈奴之叛耶。
假有欲遣之辞。
戏言尔。
冒顿手刃头曼
躬射其母。
而冀其不与外祖争强。
岂不惑哉。
然则高祖之和亲。
不能久安。
而为之者。
以天下初定。
苟舒岁月之祸。
以息兆人之勤尔。
而天姿豁达。
不矜智能。
沈谋内断。
人莫之识。
武帝时
中国康宁。
胡寇益鲜。
疏而绝之。
此其时也。
方更糜耗华夏。
连兵积年。
严尤以为下策。
可矣。
汉之失策。
非止用兵。
至于昭宣
武士练习。
斥堠精审。
胡入则覆亡。
居又畏逼。
收迹远徙。
穷窜海阴
朝廷不遵宗周之故事。
乃袭奉春之过举。
启宠纳侮。
倾竭府藏。
给西北方。
无虑岁二亿七十万。
赏赐之费。
传送之劳。
尚不计焉。
皇室淑女。
宾于穹庐。
掖庭良人。
降于沙漠。
夫贡子女方物。
臣仆之职也。
诗曰。
莫敢不来享。
莫敢不来王。
传称荒服者来王。
此皆称其来。
不言当往也。
用夷礼。
经贬其爵。
公及吴盟。
讳而不书。
奈何以天子之尊。
匈奴约为兄弟。
帝女之号。
与胡媪并为戎妻。
烝母报子。
从其污俗。
中国之异于蛮夷者。
以有父子男女之别也。
若乃位配天地。
职调阴阳。
不能革聋昧之性。
使渐习华风。
反令婉冶之姿。
毁节异类。
其为垢辱。
可胜道哉。
汉之君臣。
常莫之耻。
东汉至曹马。
招来羌狄。
内之塞垣。
资奉所费。
有踰于昔。
百人之酋。
千口之长。
金印紫绶。
食王侯之俸者。
相半于朝。
牧马之童。
乘羊之隶。
赍毳毼之资。
邀绫纨之利者。
相错于路。
九州五服。
耒耨之所利。
丝枲之所生。
方三千里。
植于三千里之中。
散于数万里之外。
人焉得不劳。
国焉得不贫。
故夷狄岁骄。
华夏日蹙。
当其强也。
又竭人力以征之。
及其服也。
又如是以养之。
病则受养。
强则内攻。
呜呼。
为羌胡服役。
且千载而莫之恤。
可不大悲哉。
为政者诚能移其财以赏戍卒。
则吾人富矣。
移其爵以饵守臣
则我将良矣。
富利归于我。
危亡移于彼。
无纳女之辱。
无传送之劳。
此之不为。
而弃同即异。
与顽用嚚。
以夷乱华。
以裔谋夏。
变上国之风俗。
汨中和之正气。
贶故曰汉无策焉。
严尤深以古无上策者。
为不能臣妾也。
圣王诚能之。
而不用尔。
秦氏无策者。
谓其攘夷狄而亡国也。
秦亡之咎。
非攘夷也。
称汉氏得下策者。
谓伐胡而人病。
人既病矣。
又役人而奉之。
是无策也。
贶故曰严尤之议。
辩而未详者也。
班固之论。
颇究其情。
而曰其来慕义。
接以礼让。
使曲在彼。
是未尽也。
何者。
礼让以交君子。
不以接小人。
况于禽兽夷狄乎。
夫奇货内来。
则华夏之情荡。
纤丽外散。
则戎羯之心生。
华夏情荡。
出兵之源也。
戎羯心生。
侵盗之本也。
圣人唯此之慎。
不贵奇货。
不宝远物。
禽兽非其土性不育。
器服非其所产不御。
岂惟贽币不通哉。
至饮食声乐。
不与共之。
故夷狄来朝。
坐之门外。
使舌人体委以食之。
若禽兽然。
不使知馨香佳味也。
获其声不列于庭庙。
受其贡不过楛矢兽皮。
不为贽币。
不为财货。
利既小矣。
酬亦宜然。
汉氏习玩骄虏。
使悦燕赵之名倡雅质。
甘太官之八珍六齐。
使五都之文绮罗纨。
供之则长欲而增求。
绝之则灭德而招怨。
加以斥堠不明。
士卒不习。
是由饱豺狼以良肉。
而纵其猎噬疲人。
求其祸源。
接以礼让之所致也。
故通贡献则去锦缋而得毛革。
讨负约则获犬马而丧士人。
许和亲则毁礼义而顺戎俗。
张骞使西域
摩诃兜勒曲。
汉武采之。
以为鼓吹。
东汉魏晋。
乐则胡笛箜篌。
御则胡床。
食则貊炙。
器则蛮盘。
祠则胡天。
晋末五胡递居中夏。
岂无天道。
亦人事使之然也。
华人步卒也。
利险阻。
虏人骑兵也。
利平地。
彼则驰突。
我则坚守。
无与追奔。
无与竞逐。
来则杜险使无进。
去则闭险使无还。
冲以长戟。
临以强弩。
非求胜之也。
创之而已。
措彼顽凶。
寘之度外。
譬诸虫豸。
方乎虺蜴。
如是。
何礼让之接。
何曲直之争哉。
贶故曰班固之论详而未尽者。
此也。
常山郡王田绪神道碑 唐 · 丘绛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五
维天以五星辨经纪。
维人以五常垂教化。
奉天者皇王。
牧民者侯伯。
故五星失次舍而天纲乖。
五常悖伦理而人纪坏。
非夫人神厌祸。
天地合德。
俾降英杰。
以静邦家。
则无以正纲纪。
成教化矣。
皇唐九叶。
今上驭历之五载。
得佐命戡难之臣。
田公讳绪字某
北平卢龙人也。
系自唐虞。
盛德载世。
祚于全齐。
醇仁酣和。
衰周鼎迁。
暴嬴璧返。
刘项角逐。
正者得之。
齐王横去国陨身。
与义终始。
议郎畴立功逃赏。
兴让浇薄。
十数世家于北边。
议郎即公之十五代祖也。
至皇郑州别驾璟。
生公大王父安东合都护户部尚书
有遮虏护塞之勋。
而生不登贵位。
加之以齐王之秉节。
议郎之遗荣。
浚源茂本。
尚书克生太尉承嗣
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魏博贝相沧德州节度度支田观察处置等使尚书左仆射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州大都督府长史
封雁门郡王
殁赠太保
累赠太傅魏州大都督
太傅第六子也。
乘博厚之庆。
得坚刚之气。
君臣之大节。
理乱之形兆。
实天赋不言而知。
侯王之姿。
见于童孺。
太傅朗识。
异而器焉。
以诸侯之嫡拜京兆府参军兼五领骑士。
深得将略。
鸣弓上马。
雄棱挺然。
无何。
太尉寝疾。
或以措置故事。
不归于公。
圣朝载怀辑绥。
永顾勋绩。
爰命从子。
俾侯于蕃。
既履四封。
乃迁六官
付畀于天。
威惠在已。
主恩宠章。
赫赫煌煌。
孝未昭而忠隳。
正不悟而邪及。
志惟悖德。
动则无名。
是以河朔尘飞。
陇右雾塞。
青兖既叶。
幽冀未同。
见多垒于魏郊。
发天兵于陇坻
旷日持久。
连年不平。
履危者若安。
处祸者皆乐。
嚣然相视。
孰辨其非。
公断天下之疑。
达天下之务。
以为君亲可报也。
世德不可坠也。
犯是二者。
生将何为。
于是欷歔流涕。
冀其感寤。
靡有虚日。
而无正言
京师变生。
翠华顺动。
人望愈惑。
坚不可离。
星辰之间。
戎帅薨谢。
师人将士。
退迫公理军。
公清望威名。
众所欣戴。
且曰吾先公太傅之冢子也。
仁而能断。
严不至残。
当去祸就福。
化危使安。
敢以死请。
期乎息肩。
公虽恳辞。
人实诚奉。
于是三军之裨将
列城之守宰
及士吏卒伍。
大和会于旌门之外。
而听命焉。
公乃陈其逆顺。
晓其利病。
西向稽颡。
如对天颜。
万人欢呼。
式抃且舞。
公相誓。
如履夷途。
曾不崇朝。
而献状行在。
于时黄屋南巡于巴濮。
元凶僭盗于镐京
握兵者鳞差。
失节者踵武。
公挺身祸败。
拔迹危难。
扫氛祲之未开。
定危疑于已变。
乃分遣寮属。
结约诸侯。
回成德向阙之心。
昭义勤王之志。
渔阳之劲悍。
北虏之猖狂。
公精诚吁天。
锐气蟠地。
能走马实于魏壤。
朱滔于贝邱。
希烈势孤。
贼泚援绝。
讫于收复。
经启自公。
巍巍硕勋。
孰与公比。
由是捷书上闻。
未几而降优诏。
拜魏博节度管内支度田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魏州大都督长史御史大夫
君臣之契运。
昭泰之元符。
千载一时。
灼见兹日。
及六龙驾返。
九有风清。
然后议刑赏。
颁庆赐。
则公之茂绩。
结于宸衷。
即日加工部尚书
节度等使如故。
上复以麾幢之任。
贤贤也。
腹心是托。
亲亲也。
亲贤之选。
简于帝心。
赐公姻戚。
嘉诚长公主
公主肃宗文明武德皇帝之孙。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之子。
今上之妹。
玉润贞质。
兰芳粹容。
德配元臣。
道光卿族。
降自九天。
归于列藩。
奖纳忠之诚。
重匡戴之绩。
由此见公之宠畀偫后也。
汉张敖曹窋。
皆因缘戚属。
称荣主第。
若公之分茅胙土。
树牙推毂。
上自振古。
迄于圣朝。
一人而已。
寻迁尚书右仆射
封常山郡王
食邑三千户。
明德也。
改封雁门
食五百户
袭庆也。
公惠训封圻。
桉部师律。
恢皇威以勉偫师。
敷渥泽以润蒸人。
礼让兴行。
廪积斯
修整人纪。
统和天常。
夷难戴君。
每为己任。
朝廷褒是休烈
爰咨弼谐。
以本官就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既参庙谋。
又统兵柄。
方将刳胎祸之未兆。
措理本于永贞
张三光之明。
调六气之府。
致君尧舜
身作夔益。
岂独锁结燕赵。
连衡齐鲁
嘉言有闻。
而遽婴寝疾。
贞元十有二年四月十日
薨于戎府。
享年六十有三。
天子震悼。
不临朝者三日
列辟相吊。
邦人大惨。
即日诏遣尚书职方员外郎房挺。
申赙襚之恩。
备君臣之分。
追是勋伐。
册赠司空
诏书褒宠。
礼加常典。
不踰时而命公令子节度副使都知马朝散大夫光禄少卿御史大夫季安。
纂厥戎政。
式光茂烈。
虽哀过乎礼。
而义贵从权。
宁息魏人。
藩翰王国。
禀君之命。
移孝作忠。
生而显荣。
殁有遗祉。
薰灼今昔。
在公一门。
越以其年十月四日
葬我公于魏州贵乡县金堤乡吴河原。
迩先太傅之茔。
礼也。
呜呼。
公精彩朗彻。
志气雄厉。
通事表。
达化权。
二十总戎。
三十作相。
俾魏博为顺本。
功以之高。
奉家国于正初。
孝以之大。
忠孝斯立
福寿攸归。
何苍生失望。
国栋斯折。
古今之恨。
可胜言哉。
公有子三人。
长曰孝和
朝散大夫使持节澶州诸军事澶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本州防禦使
少曰季直
朝议郎殿中侍御史内供奉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充魏博相贝澶卫等六州节度管内支度田观察处置等使
季安。
公之次子也。
十五授钺。
唐名臣
河山叶奕之封。
奉贵主慈严之命。
光阐前烈。
其不朽与。
公左右王家。
厎静藩阃
功勋大略。
书于惇史。
若乃垂休声于开国之地。
申罔极于元侯之恩。
刊勒丰碑。
光显旧壤。
门人之事也。
追慕恩顾。
直而不文。
其辞曰。
三光昏霾。
两仪否闭。
爰资英杰。
用赞开济。
天人合符。
斯人命世(其一)
塞直卢龙
山横紫蒙
元精委输。
庆发于公。
其勋惟茂。
其德惟崇(其二)
建中季年。
两河难作。
淮圻怙乱。
燕赵济恶。
汹汹鲸奔。
狺狺兽搏(其三)
翠华顺动。
关右尘飞。
戎辂载驾。
苞茅不归。
且怀疑顾。
孰就是非(其四)
时惟我公。
拔迹艰阻。
率彼叛徒。
悉为王旅。
白日精贯。
丹诚自许(其五)
婪婪燕寇。
啬祸称兵。
动摇东夏
应援咸京。
旌旗蔽野。
獯虏连营(其六)
公仗天威。
修邻叶志。
忠见于时。
泰生于否。
十万奸凶。
一败涂地(其七)
帝嘉殊绩。
乃授藩维。
辑宁有土。
惠训成师
威令自肃。
仁风载驰(其八)
乃作官师。
真食茅土。
穷宠极贵。
封王尚主
恩光显融。
独映今古(其九)
既司右揆
爰作上台。
皇猷允穆。
俗阜爰来。
人望匡弼。
天胡降灾(其十)
册赠司空
念深宸扆。
道则致君。
人而知子。
帝命元侯
传封四履(其十一)
高坟峨峨。
先陇之旁。
河扫通气。
沙麓连冈。
殁而可作。
公其不亡(其十二)
庆张君俞都尉留后得子1087年12月 北宋 · 秦观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天上吹箫玉作楼,蟠桃熟后更无忧。
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挂
龙得一珠应献佛,虎生三日便吞牛。
鲁元福禄何人似,坐见张敖数子侯。
田叔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九○、《杨龟山先生集》卷九
班固田叔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
余谓田叔随王,虽身死之,何益于赵?
此与婢妾贱人感慨自杀者何以异哉,乌在其为知所处!
孟舒云中守,而士争临城死敌,此诚长者,而田叔乃以随张王事首称之,斯言岂特为而发,抑亦自贤耳。
夫誉人以自贤,是岂长者之言乎?
汉高祖沛泗水亭碑铭序(拟郎臣固作)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八
有汉嗣皇帝以烝烝之孝,绍中兴之统,推祖配天,无忘耆艾,阅堂室而兴叹,睹旂常而永怀。
甲子诏书:「盖闻崇德报功,先王之大法也。
高皇帝杖策丰沛,从诸侯士大夫灭亡道秦,诛项王之罪,南面而君天下,至于今赖之。
永惟萧、曹诸公密勿大猷,勤劳王事,权舆不一,绪其勋庸,功著与为多焉。
昔殷之先臣,胥及逸勤而与从先王之享,君牙祖父以服劳王家,而纪于周之太常
朕惟十八侯之功劳辅成汉业,不在殷、周之后,祠于侯国,而无列于祖宗之庙,朕甚慊之。
其令沛郡太守下丰令,即泗水亭高原庙为十八侯位,祠庭下如其伦。
班固其铭勋伐,附著亭碑之后,以增光我高祖之烈,昭示来世,永永亡穷,称朕意焉」。
郎臣奏:陛下无忘旧勋,序次十八侯位于高原庙,且欲赞述其事,而命臣为之铭,甚盛德也。
臣愚,何足以知高祖之圣!
其一时辅佐,类皆出人之杰,又多臣凡庸之所不识。
谨议:高祖起泗上亭长,不阶寸土,持三尺剑,芟顽刬暴,五年而建万世无疆之业。
此二帝三王所不及,而高祖乃优之,功烈冠古昔,造化侔天地。
十八侯起身微贱,攀龙鳞,附骥尾,名书钟鼎,以成封侯之事,其功庸知计皆已暴白于天下,十八侯位次,用昭显我汉元得人之盛,远追唐、虞之十六相,周十乱臣焉。
臣闻泗水旧亭,汉初筑宫其上,跨临清泗,起石梁门阙。
高祖十二年冬,已击黥布还,置酒沛宫,悉会故人父老,上为击筑,兴故乡之感,歌三侯之章,发沛中儿百二十人习歌之。
上曰:「吾万岁后,魂魄犹乐思沛」。
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乐,以沛宫为高原庙,教歌僮习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人为员。
世祖建武五年七月丁丑,幸沛,祠原庙;
孝章章和元年南巡狩,遣使者奉祠,著令祠官、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称汉使者侍祀,岁以为常。
惟原庙实高帝神灵所舍,前世奉祠,蠲洁如此,孝孙承承,绍述先志,有严有肃,无荒无斁。
窃意故人父老宿相游从,而高祖念之,至兴悲恻;
十八侯所与共定天下也,君臣之际,相与之乐,夫岂故人父老之流?
高祖之堂,乃不在配飨之列,佚文坠礼,及陛下而后定。
追原所自,不忘本起,此岂无待而然哉!
臣虽少文,敢不奉诏,谨如周公颂武,吉甫歌宣,为泗水亭碑,少扬高祖圣神之德,而铭先正元侯之功。
惟其次曰:酂侯萧何舞阳侯樊哙、留侯张良、绛侯周勃平阳曹参、户牖侯陈平、南宫侯张敖曲阳侯郦商颍阳侯灌婴汝阴侯夏侯婴阳陵傅宽、信武侯靳歙、安国侯王陵襄成侯纪成、棘津侯陈武曲成侯虫达汾阴昌、清阳侯王吸,皆有铭;
自馀功臣鲁侯奚涓广平薛欧阳都丁复,继虽登位十八,与前十八侯国名位次时有更易升降,是皆后来之举,或吕后所定,非高祖之故也,兹不复叙。
郎臣昧死上(《浪语集》卷三○。)
曲成:《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作「曲城」。
贯高庆历五年作)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一、《司马公文集》卷七三
高祖以骄失臣,贯高以很亡君。
君臣之际,不亦两伤耶?
不能辅君以义,不忍小耻,轻虑浅谋,以陷杀君之恶,卒亡其国,祸自高始。
虽杀身破家,以明张敖,而令赵国社稷芜没,宗庙丘墟,所存者小,所亡者大,所得者少,所失者多。
槩以大义,亦乌足言哉!
柏乡怀古 明 · 郭谏臣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路出柏人邑,令人忆贯高
捐生蹈虎尾,视死若鸿毛。
汉主那堪迫,商山自可逃。
区区图雪耻,宁惜赵王敖